全国【城市切换:济南】

官方微信

班组培优:0531-8899 8209

1对1课程:0531-8899 8209

学校合作招生:4000 191 211

表演专业训练想象力的四种方法

标签: 国内新闻

发稿人:@一只猫

阅读:3

评论

2017-10-09

课外课

一、情境变化练习

练习可集体参加,但人数不宜过多。练习前,教师先向同学们说明:在做练习时,同学们要根据教师提出的情境展开想象,并且行动起来。练习开始后,教师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情境,例如:一个明媚的春天,郊外的一条小河边。这时,同学们就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情境任意去选择自己的行动。在同学们真正展开想象行动起来之后,教师可以让情境发展变化,比如突然从远方传来了飞机的声音。同学们则应该在原来的情境行动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行动。这时教师还可以提出:飞过来的是敌人的飞机,它开始向人群扫射,并扔下了炸弹,有一个同学中了弹等等。同学们可以在教师不断提出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并不断地行动起来。

在做这个练习时,教师只需把情境说明白就行了,尽可能地等待同学们通过想象用行动对情境做出回答。如果个别同学一时找不到行动,教师也不必着急,尽量让同学找到自己有特色的行动,而不要急急忙忙地用一些一般化的行动来应付。

这个练习在“信念与真实感”的训练中也可以运用。

二、神话故事游戏

练习可集体参加。做练习前,教师先加以说明,指出这个游戏是大家一起来边讲边演一个神话故事。故事先由一个同学开头,他(她)讲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听,并尽可能地把他(她)所讲的内容演出来。例如:讲故事的同学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蛮荒的大森林里”,这时,其他的同学就可以展开想象,有的想象自己是一棵大树,有的想象自己是一块岩石,有的想象自己是森林中的野兽等等,并且尽可能非常形象地表演起来。讲故事的同学接着说:“有一天,有一个猎人来到这个森林里。”这时,就可以有一个同学走出来扮演这个猎人,他(她)可以扛着枪,也可以拿刀和弓箭,在同学们扮演的树林中穿行。故事就这样延续下去,当第一个讲故事的同学讲到一个段落后,他(她)就可以去拍一下另一个同学的肩膀,被拍肩膀的同学接着第一个同学所讲的故事继续讲下去。就这样一边讲故事,一边把故事演出来,直到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完了也演完了,或者是实在讲不下去了或演不下去了为止。

做这个练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必须认真严肃,不要把这种游戏当成是玩笑。此外,要求讲故事的同学不要只顾讲故事,不管表演的同学。他(她)要尽可能地留出时间来让同学们把他(她)所讲的故事中的行动细致地表演出来。表演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不能只是一般化地去表演讲故事的同学所说的人物和行动,而是应该充分地展开想象,很具体、很细致而且很有特点地把故事演出来。如果在练习中故事讲不下去了,或者是表演的同学演不下去了,教师可以让练习先停下来,大家一起找出原因后再继续进行练习。

三、人的一生练习

这个练习由同学们单独做。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作业,同学们经过准备再到课堂上来做。练习的要求是:每个同学先后上场四次,通过这四次上场时的行动,看出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的变化。第一次上场是少年,第二次上场是青年,第三次上场是中年,第四次上场是老年。开始做这个练习时,可以不要求反映这个人的身世经历,而只反映年龄与心灵上的变化。例如:某个同学四次上场都是梳头的动作,第一次是一个小孩子,爬上椅子,对着梳妆台的镜子,梳好小辫子,扎上一个红蝴蝶结;第二次,她坐在梳妆台前精心地梳头,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发型,最后用发胶把自己认为满意的发型固定好;第三次,她站在镜子前,把头发用手随便划拉了两下,提起挎包就跑了;第四次,她坐在镜子前呆呆地望着镜中的影像,然后缓缓地用梳子把头发梳了一下,并从梳子上把脱落的头发揪来,拿在手里注视了一会儿,叹了口气。

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把上面的要求做到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同学们尽可能通过四次上场让人们看到你所表演的这个人的一些问题。例如:他是一个从小不爱学习,结果一生一世无所成就的人;他是一个从小就有理想,但是历尽磨难,理想永不泯灭的人。总之,要想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中有些什么样的经历,最后选出四个有代表性的瞬间来展现。

尽管这个练习是表现人的一生,但教师要求每个同学每次上场表演的时间不得超过两分钟,要通过简练、准确、鲜明的行动表现出来。

在做完这种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讨论,大家来谈谈做这个练习的体会。

四、小剧本练习

这种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同学们行动性想象的能力。以后在创作方法的训练中还应该重点进行训练。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可以先做一句话或两、三句话的“小剧本”练习。

在做练习之前,教师可以风趣地说:“我读了一个剧本,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演。我把它介绍给大家,看看谁有兴趣来演。”然后就可以把自己编好的“小剧本”说出来。例如:

题目:《无题》。

时间:当代。

地点:任意。

人物:甲、乙。(性别可任意确定)

幕启:甲上。少顷,乙上。

乙:你笑啦?!

(幕落)

又如:

题目:《别》。

时间:当代。

地点:任意。

人物:甲、乙。(性别可任意确定)

幕启:甲上。少顷,乙上。

甲:好静啊!

乙:嗯。

甲:你明天就走?

乙:嗯。

甲:给!

乙:真美呀!

甲:别忘了给我来信。

乙:我会回来的!

教师可以编出类似的“小剧本”,让同学自由组合,给每组同学5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在课堂上演出来。不同组的同学可以演同一个“小剧本”,不同的同学往往会演出完全不同的内容来。如《别》这个“小剧本”,有的同学可能演成战士之间的告别,有的可能演成下乡知识青年和农民的告别,有的可能演成战士与妻子的告别等等。

在做这个练习时,教师要结合创作方法的训练让同学们明白一定要用行动把所有这些“台词”有机地、合理地联系起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鲁ICP备2023013442号 济南课外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课成课外课教育集团 电话:4000-191-211      技术支持:课成集团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