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切换:济南】

官方微信

班组培优:0531-8899 8209

1对1课程:0531-8899 8209

学校合作招生:4000 191 211

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行业治理进入常态化

标签: 济南中小学课外辅导

发稿人:课成教育

阅读:3

评论

2021-06-17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主要职责包括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等。会议强调,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乱收费、夸大宣传、制造焦虑、教学内容超前超标……校外培训不仅乱象丛生,而且还严重干扰了减负的落实。减负要收到实效,就必须双减,必须打破“校内减负校外增”的怪圈,这早已是一个共识。

但是多年以来,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却存在短板,那就是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和队伍。这样一来,相关监管难免陷入运动式治理的尴尬,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积弊日深。

现在,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意味着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将告别运动式治理,转而进入常态化。

这首先当然是一个全面强化监管的信号。如果说过去一些机构还对此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隐忍以待时机,那么随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设立,这种心理恐怕只有赶快打消了,否则势必撞得头破血流。

但对行业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个刮骨疗伤重焕生机的机会。

媒体注意到,自监管持续升级的信号释放之后,部分教培类上市公司已被下调评级或下调目标价。另有报道称,今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和在线教育企业爆发了史上最大的“裁员潮”。

而在不久之前,校外培训行业还是资本热捧的对象。数据显示,校外培训机构总数在2019年新增近60万家,2020年又新增40万家,机构总数远超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在线培训市场更是火热异常,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行业此前10年融资的总和。

资本的敏感让人感叹。但对一个行业来说,只要其具有确定无疑的价值,失去资本的追捧未必一定就是坏事。共享单车行业的忽热忽冷就是一个证明。在泡沫堆积、野蛮生长之后,进入冷静期的行业会自动淘洗,坚持下来的企业就有可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从来没有人完全否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只不过随着监管决心的显露和监管模式的调整,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和剧变,这一点确定无疑。

首要的一点在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明确其定位,与校园教育“划清界限”。像过去那样,打着校外培训的招牌,做着学校教育的事情,此路已经不通。在这种格局下,如何让自己的培训做出特色,从而吸引消费者,就成了急务。

其次,旁门左道必须抛弃。仅仅6月这大半个月内,先有新东方、精锐教育、华尔街英语等因涉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被顶格处罚。6月16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又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种种状况都在警示,企业如果仍想留在赛道上,规范发展是唯一途径。

校外培训可以成为家庭、学校育人的有益补充,期待整个行业从此进入理性、良性发展的轨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鲁ICP备2023013442号 济南课外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课成课外课教育集团 电话:4000-191-211      技术支持:课成集团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321号